因為知道一磚一瓦裡的祕密,彼此的關係因熟稔而有深深的連結,走在街道,於是能感受到溫度。而一個能帶來溫度的城市,也正是因為這裡充滿了故事。這就是古老的城市與新興都市不同之所在。
維也納與我的關係正如其上,隨著光陰荏苒,就似剝洋蔥皮一樣,我漸進走入這個千年古城的光陰隧道。初始,我恰如其份的扮演著觀光客的角色,關於鎖匙工業,只認得史蒂芬大教堂前佈滿釘子的中世紀樹幹
(Stock im Eisen),相傳這是人們為了感謝上天治癒身體上的疾病,於是將昂貴的小釘子釘入樹幹還願,就像是把錢幣投入許願井中。
然而,在城市溜轉久了,開始發現佈滿釘子的樹幹不只在史蒂芬大教堂。市政廳後幽靜的一隅,一處鮮為人知的玫瑰花圃中,那兒也矗立著一個釘子樹幹。不同於中世紀的還願目的,到了1800年後,在樹幹上釘上釘子的傳統演變成了「鎖匠工會」的行規,學徒或旅行中的鎖匠們會在樹幹上釘下鐵釘,祈求順利出師和平安回家。這個樹幹就是1988年時為了慶祝維也納鎖匠工會成立700年所釘下的數百個鐵釘。
不管是中世紀消災解難,亦或爾後的鎖匠行規,「釘子」這個物件在歐洲似乎都隱隱代表著平安,用鐵槌敲下釘子的那一刻,心就定了。這與亞洲我們用釘子來形容難解決的麻煩事,恰恰全然相反,例如釘子戶,眼子釘…。同樣的物件卻因為文化的差異而有了截然不同的解釋,事物的物理性其實亙古不變,然而社會學裡的語言意涵卻是大不相同,一切都源於人的主觀想法。
除了佈滿鐵釘的樹幹,在維也納另有一處也可見證人們積極創造平安的事例。在市政廳旁的不起眼街角,竟然站立著一個可用「雄壯威武」來形容的鋼鐵人
。走近一看,這個鋼鐵人竟然也是用釘子鑄成。鋼鐵人的故事源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(1915),當時奧匈帝國正遭逢戰爭威脅,受到維也納釘子樹幹的啟發,海軍少校哈丁格(Theodor Graf Hartig)發起了樂捐活動,只要參與樂捐的民眾就可以在木雕士兵上敲下鐵釘,樂捐所得則用於扶持因為戰爭而失去丈夫、父親的寡婦和孤兒。當時一股愛國的豪情與民族精神狂掃整個帝國,在很短的時間內便有五十萬根釘子為這個士兵穿上了滿滿的鋼鐵衣。隨之而後,在雕塑上敲下釘子用以籌募資金的做法也形成了一股熱潮,不僅在維也納,整個奧匈帝國爾後有了五十幾個釘子雕塑的成功募資案件。
怎樣看待奧地利這個國家,或許在鋼鐵人身上可以見到些許端倪,這個在哈布斯堡王朝數百年統治下的王國,有著千年歷史的驕傲,然而遇到挫敗之際,全民又能很快速的重整旗鼓,齊心齊力。場景拉到環城大道前華麗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,為公共安全所設的防火歌劇院舞台鐵幕也是全民合力募捐而成,當時正值二戰後,百廢待舉,然而事關「國家歌劇院」,奧地利人最重視的藝術建築,即便貧窮襲捲,大家勒緊腰帶仍然要為國家建設貢獻些許心力。
走在陌生街道,但還好有一個又一個的故事,讓我與這個城市有了陌生的愛情,我甚至捨不得大力呼吸,只想把所有氣力用在記憶此情此景。我想,這是我的旅人情懷,應該很少人懂得吧!
維也納另一個騎士的故事 : 連皇帝也敢騙?維也納市政廳的【屋頂騎士】
相關資訊
鋼鐵人(德文: Wehrmann in Eisen)地理位置 @ 維也納市政廳後 Rathausstraße 和 Felderstraße 路口
鎖匠廣場地理位置 @ Tulpengasse 和 Wickenburggasse 路口
佈滿釘子的中世紀樹幹(德文: Stock im Eisen)地理位置 @ Graben 和 Kärntnerstraße 的 Stock-im-Eisen廣場